在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粤芯")的无尘生产车间内,一台台被员工称作"天车"的自动物料传输系统,抓取着装有晶圆的密闭盒,穿梭于光刻、蚀刻、扩散等制作工序区域之间,体现出智能制造的魅力。
近日,广州" 12218 "现代化产业体系媒体调研行聚焦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,记者走进了粤芯。这家诞生于 2017 年的本土高新技术创新企业,是广东省最早全面进入规模量产的 12 英寸芯片生产平台,实现了广州自主培养集成电路制造从" 0 "到" 1 "的突破。
7 年多以来,粤芯在广州投资超 300 亿元,建成三期生产车间,具备月产 12 英寸晶圆 8 万片的能力,满足大湾区制造业的功率分立器件、电源管理芯片、混合信号芯片、图像传感器、射频芯片、微控制单元等芯片需求。
展望未来,粤芯半导体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卫介绍,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着科技和社会的革命性变革,粤芯正在 AI 领域进行积极产业布局。
"首先在制造过程中,我们的生产线是高度自动化的,我们借助大数据系统解决技术难题,并提升整体生产效率。"陈卫说,此外,随着大模型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,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、交换需求大幅增长,增长幅度能达到 10 倍甚至 100 倍,这为芯片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"粤芯正在 AI 边缘芯片领域比如电机驱动、传感器、电源等积极布局,主要应用在机器人、手机、电脑和汽车等方面。粤芯期待与各位行业同仁一起努力,在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浪潮中体现广州的作为和支撑。"
不仅如此,企业以 3 公里产业半径集聚 47 家上下游企业,联合高校年孵化专利超 120 项,打造"院士 + 工程师"体系,年输送半导体人才 300 余名。"我们与中山大学等在穗高校开展深入产学研合作,还与华南理工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、广州大学等合作定制‘粤芯班’,加速培养广东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人才。"陈卫说,企业也经常到西安、武汉等地招引包括微电子、材料、化学等专业的优秀人才。
策划|林洁 黄丽娜 侯恕望
统筹|黎秋玲 宋金峪
文、视频拍摄|李焕坤
图|受访者提供
视频剪辑|王炯勋
视频包装|余梓涛 方浩